找到相关内容8013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坐的重要与方法(2)

    在受苦吗?   “无常”、“苦”和“无我”,是世间一切的真理。除非我们打从内心认知这三个真理,否则将无法知道佛陀所教导的真正内容。其余都只是文字,唯有禅坐能带领我们向前迈进。这可不是纸上谈兵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50587243.html
  • 《高僧传》的史学意义

    今已失传。传世的著作唯有《高僧传》30卷。他为写作这部书竭精尽瘁,取得了超迈前人的成就,使其书成为佛教史籍中的名著,本人亦因此书而名扬佛教史。   在慧皎著作《高僧传》以前,社会上流行的僧人传记大多...

    路则权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90387370.html
  • 论西藏寺院神舞“羌姆”的起源

    ”的方式展开各种仪轨。进言之,唯有首先建立以寺院为代表的坛城,密教才能在罗刹女占据的雪域找到立足之地,以宏传本宗的教法。前者显示了内在的即修行的意义,后者则显示了外在的即降伏的意义。   桑耶寺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32987449.html
  • 在生活中禅修

    ,并非他个人所做成,自己要为这局面所承担的责任绝对不比他少。   过去的已过去,唯有由现在开始学习原谅自己,原谅这位朋友。当然,这并不表示他亦会原谅我,他亦有时候会继续做些敌意的事情,但现在这些...

    葛荣居士

    |禅修|禅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08175387615.html
  • 荷泽显宗记溯源

    婴之则燎,触之则伤”,皆绝对之譬也,此理实不可言说,故毗耶离之会,文殊菩萨偈不二法门之旨,一时三十二哲之说皆非,独净名默然无语,文殊赞为入不二法门。   《法华经》云:“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0288601.html
  • 法华经演义科

    所诠。全是生灭。方等尚对弹斥。熟味犹带淘汰。当涅槃虽同味。又说追泯。故唯有此经。乃纯圆独妙。若有闻法者。无一不成佛。九界同归。三乘咸会。如来大事因缘。自此而明。出世本怀。自此而畅。故称为妙法也。由法妙...

    广和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15788939.html
  • 全球视野下的文明对话

    强调私有资产及其绝对不可侵犯,唯有如此社会才能得到优化,激励机制才能够起到作用。在此基础上,西方社会建立起了一个个伟大的商业机构,能够把许许多多经过优化的人集合起来,将各自的聪明才智都集中起来,形成1...

    叶小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4588969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四乘法门

      月溪法师讲四乘法门  弟子王智溪敬录   佛法虽分三乘,其实祇有一乘,中、小二乘是假设的,唯有大乘才是真实,小乘、中乘乃是方便引导的。经云:“十方国土中,惟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,但以假名字,引导于众生,说佛智慧故,唯此一事实,余二则非真。”小乘、中乘是化城,大乘是宝所,佛说方便法门,设化城引入宝所。因为众生根机薄劣,乐着小法,不能担当大法,若果祗说大乘,他们畏难,就会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089254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念佛法门

    “如汝所念,遂汝所愿。”[乃自念一声,有一光明从其口出。十至于百,光亦如之。其劝世偈曰:“渐渐鸡皮鹤发,看看行步龙钟;假饶金玉满堂。岂免衰残病苦。任汝千般快乐,无常终是到来,唯有径路修行。但念阿弥陀佛...鸡皮鹤发,看看行步龙钟。假饶金玉满堂,岂免衰残病苦。任汝千般快乐,无常终是到来。唯有径路修行,但念阿弥陀佛”。忽谓人曰:“此身可厌,吾将西归。”乃登柳树,向西祝曰:“愿佛接我,菩萨助我,我今不失正念,往生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089255.html
  • 直道录

    赞奖,而不觉其非者,吾抑之。或共所排击贬驳,而不觉其是者,吾扬之。其扬也,非敢为佞也。其抑也,非敢于无过中求过,而为是刻也。民心之直道,盖振古如兹也。倘以为是,唯有道者印焉。苟为不然,幸有以教我。  ...

    袾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3142389462.html